风鹅,是淮扬菜的传统风味。究竟起于什么时候,鲜有文字记载。
前些年去连云港,听当地人介绍,城北的花果山一带,有个与风鹅相关的传说。当年,中华美食鼻祖——商朝宰相伊尹,隐居花果山下的时候,偶得一鹅,自己即将外出,不得已,宰杀后用盐涂抹,悬挂在洞口;云游归来,褪毛烹食,但见鹅肉嫩滑,香味独特;如法再制,风鹅遂得。
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,河湖密布,水网纵横,养鹅的历史,由来已久。唐代诗人姚合的《扬州春词》中,有这么一说:“有地惟栽竹,无家不养鹅。”不仅是湖荡农家,城里的官宦人家,也要专门雇人养鹅。不过,那时的鹅,可是亲友间馈赠的上等礼品,更是女儿出嫁时的必备嫁妆。这样的鹅,是肯定不会用来做风鹅的。由于鹅的体态较大,天生具有攻击性,三五成群之后,扯开嗓子尖叫,足以狙吓不速之客,散居湖边的农家,还会用它来看家护院。有经验的养殖户,会在屋外的鸡舍养只鹅,可让鸡免遭黄鼠狼的偷袭。
尽管如此,鹅毕竟还是家禽,高蛋白、低脂肪,补虚益气,这么优等的食品,怎么可能不走上百姓的餐桌。单从扬州来看,黄珏盐水鹅、兰花干子烧老鹅、咸菜梗子煨老鹅,都是经常上桌的大众菜。风鹅的腌制方法,与风鸡差不多,肉质鲜酥细嫩,色香味俱佳,只是体积较大,在家自己做不太方便。不过改良后的风鹅,采用真空包装,便于携带,食用方便,越发受到民众的欢迎,多年前已入选《中国名菜大典·江苏篇》。

风鹅的制作方法大抵有两种,一种是留毛的,也是传统的做法。宰杀放血,掏出全部内脏。再将事先粉碎搅拌好的作料,均匀涂抹在鹅的体腔和暴露的肌肉表面。整个操作干净利落,保持羽毛不脏不湿。过后悬挂在阴凉处,经半个月左右的风干。这样制成的风鹅,羽毛丰满,形似活鹅,肉质鲜嫩,腊香浓郁。
另一种方法是去毛的,多是现在的食品厂里,流水线上加工。褪毛、净膛、漂洗,放入加硝的盐卤,腌制一个昼夜;取出风干三至五天,再用热水浸泡;出水后整理,将表面绒毛镊尽;冲洗后上架固定,浸入配置好全部作料的卤液中,进行高温蒸煮。出锅晾干,通过微波杀菌或高温除菌,冷却后真空包装,送至冷库内保存。
前一种完全是传统技艺,适合于家庭的少量制作,后一种用作订单式的批量生产。仪征市的北部,有多家从事腌制品制作的食品公司,主打的产品就是风鹅,多年前就已年产数百万只,它以风鹅制作的标准化、高质量、好品味,赢得了口碑,抢占了市场,一度火爆各大超市,受到消费者的追捧。因为是真空包装的,开袋即食,用刀剁开来,配点香醋、辣酱等佐料,便可装盘上桌,尤其是家中临时来了客人,更觉方便快捷,这或许就是它能瞬时走红的原因。

不过,对于口味上有些讲究的美食达人,如果不是不得已,一般不会去吃流水线上加工的风鹅。因为批量生产的风鹅,大体上都是一个味;而传统方式风干的鹅,尽管总体风味相近,但由于是手工制作,作料的配比,用料的多少,涂抹的轻重,风干时的温差,悬挂的位置,风速的强弱,都会造成肉质酶化效果的差异。往往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变化,会使每只风鹅的口感都略有不同。甚至就是出自同一个厨师之手,由于鹅子生长季节不同,制作的时间不同,辅料的配比不同,操作的场所不同,做出的味道也会略有不同。而恰恰就是这么一点点的不同,才是风鹅特有的魅力。为什么有些传统的手艺,得以传承千年,历久弥香,这正是手工制作的精髓所在。
印象最深的,是手撕风鹅。蒸熟切块,随着纹路撕下鹅肉,即可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冷盘,不仅是极好的下酒菜,更是可以随手拈一块的休闲食品。或许,在好多人儿时的记忆中,还留有这样的场景:家中撕盘待客的风鹅、风鸡,还未及上桌,已被孩子们一块一块悄悄拈掉了一半。
有好事者,模仿北京烤鸭的一鸭三吃,来了个风鹅三吃:
——首先,将风鹅上笼蒸熟,取下鹅掌、鹅翅及鹅头,剁开摆入蒸碗,放上花菇,将蚝油、味精加入高汤,兑成味汁浇入,猛火再蒸十分钟左右,取出装盘,原汁勾淋,做成第一吃——花菇扣三宝;
——接着,将鹅身放入微波炉略烤,取出片成薄片,码放整齐,待面饼、酱料、葱段、黄瓜丝上桌,即成第二吃——片皮风鹅;
——再将鹅骨斩成段,烩入冬瓜片,加汤熬至乳白,撒点鸡精、胡椒,舀入白瓷汤碗,端出风鹅第三吃——鹅架汤。
一鹅三吃,值得一试!
这边,是模仿京城烤鸭的三吃;那边,风鹅传到了上海,在霞飞路一带的私房菜馆,演绎出一道海派风鹅煲——雪菜风鹅煮冬笋。将竹笋去壳去皮,切成旋刀块。蒸熟的风鹅,剁得大小均匀。坛子里腌制的雪菜,事先用水泡一下,稍微去点咸头,沥干后切碎。选一个大一点的焖烧锅,水开放入竹笋稍煮,再倒风鹅块,用文火炖浓汤汁。起锅前放入雪菜,用大火烧开,再也不用加入其它调料。侬可晓得伐,这道菜的滋味,可是一等一的鲜哦!
进入超市的风鹅,十分讲究卖相,鹅皮不能有破损。制作过程中,要经过风干这一步骤,偶尔会出现残次品。在仪征北部山区,邻近风鹅制作厂家的人们,有机会买到这样的鹅子,价格便宜,非常实惠。或许是因为在这里,平时很方便就能吃到,食用的花式也就比较多。我觉得最有特色的,是那道风鹅菜炒饭。与通常的菜饭略有不同的是,他们用切碎的风鹅肉,取代了咸肉粒,使米饭浸透着风鹅的香韵。炒制过程中,最好少搁点荤油,炒起来更滑爽,米粒、鹅肉、青菜充分融合,装碗前,再撒上一把葱花,简直鲜香扑鼻。
还有口味重的,创制了一道蒜香风鹅。不过,这个做法,需要一定的厨艺功底。几年前,去仪征陈集的朋友家,在灶旁看他做过一次。风鹅拆封,斩成小块;油锅加热至五成,倒入鹅块,文火浸炸;将熟之时,转成大火,炸至色泽金黄,捞出沥油。在另一灶头点火,将蒜瓣拍碎捣成茸,青椒、红椒切成细丁,下锅煸香,放入鹅块,快速翻炒,不一会儿,起锅装盘。上桌时鹅块明亮,色泽鲜艳,入口微辣,蒜香浓郁。

如果是在家里,我还是喜欢用莴苣、冬笋、香菇等配料,与风鹅一起煨,那样吃起来,除了鹅肉的酥嫩之外,兼有莴苣的爽、冬笋的脆、香菇的绵,伴之以风鹅味道的醇,更鲜香,也更入味。特别是在数九寒天,用砂锅来炖,从灶台端上桌了,锅里还在噗噗地嘟着,锅盖一掀,香味伴着热气,瞬间飘满餐厅的每个角落。还没有开始动筷子,胃子里早已是暖意浓浓。
街边的多数餐馆,也是采用这种做法。当然,也有烩入大白菜、粉丝,或是青菜、豆腐,做成各式风鹅煲的,那要看各人喜好了。
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。只要自己喜欢的,便是最好的。
来源:学习强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