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螺, 俗称屎螺。壳卵圆形,头盘大而肥厚,呈拖鞋状。
泥螺,栖息于潮间带沙滩上。爬行时,用头盘和足掘起的泥沙和自身分泌的黏液混合,覆盖于身体表面,形似一堆泥沙。
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,此时泥螺刚刚长发,体内无泥,且无菌,味道也特别鲜美。中秋时节所产的“桂花泥螺”,虽然比不上农历三月时的“桃花泥螺”,但也粒大脂丰,极其鲜美。
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钙、磷、铁及多种维生素成分,大家都愿意品尝。有人吃泥螺还吃出了花样,经常在餐桌上进行即兴表演。有经验的老渔民一次可以吞进五六颗泥螺,然后同时吐出壳、内脏。甚至有人从嘴角右边进去留住肉,从嘴角左边吐出壳。吃功了得,令人叫绝。
泥螺是响水城乡人家一道鲜美的下饭、下酒菜。
爆炒泥螺的方法:泥螺放进沥水篮里加适量盐轻轻抓洗。再用清水冲洗,沥干。热油锅爆香葱姜蒜。倒入洗净的泥螺。加一勺豆瓣酱,加一点点糖和生抽,撒点青红椒粒,翻炒片刻即可出锅。泥螺熟得快,炒太久了,口感老,
不好吃。
主要特点:质脆肉鲜,清脆爽口,润滑入喉,回味无穷。
来源:响水风物